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汲取井冈山红色革命历史所蕴含的宝贵精神力量,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学校团委带领“井冈山星火全国志愿宣讲团”于6月28日前往吉安市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实地研学,让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朱毛会师、红军洞、黄洋界保卫战、挑粮上山……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贵的文物、详实的资料、生动的图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驻足仔细观看,认真听取讲解,详细了解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回顾井冈山的峥嵘岁月,再次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
走出博物馆,沿着朱德、毛泽东当年见面的足迹,队员们依次走进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的大门,穿过院子中间的石桥,来到龙江书院里。历史的硝烟虽然远去,但会师的欢呼声,仿佛仍回荡在亭台楼阁之间。这里陈列着当年红军在新城战斗、七溪岭战斗等一系列革命斗争中留下的大量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通过讲解,队员们深入了解了1927年9月底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引兵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学习了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暴动农军如何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创建红四军的历史。正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英勇奋斗,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回望历史峥嵘岁月,队员们深受震撼、倍增干劲,一致表示要接过先辈的旗帜,时刻肩负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共同凝聚踔厉奋发新征程、奋勇建功新时代的青春力量。
“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哼着熟悉的歌谣,6月28日下午,队员们来到了位于茅坪镇茅坪村中的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曾在这里居住办公,井冈山也由此成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当年在八角楼的一盏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如今伟人已逝,八角楼的灯光却依旧闪耀,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在新时代点燃了队员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之光。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学习红色革命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用双手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04
志愿宣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重返井冈山历史现场,让队员们的心灵经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力量。队员们以“传承井冈山精神”为主题,结合井冈山精神的产生背景、科学内涵、精神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研讨交流各自的学习感悟,进一步丰富了宣讲内容,并为当地村民进行了志愿宣讲。
这次志愿宣讲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精神的传承。宣讲团成员任欣欣、郝波越、张浩翔用饱满的热情表达了中国青年自觉做党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的愿望,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显示了新时代大学生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坚决贯彻到底的决心。
此次志愿宣讲活动,队员们重温了红色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探索了将井冈山精神真正融入思政教育的新路径,真切体会到如沐春风之感,醍醐灌顶之意。揆诸当下,历史的接力棒已然传到青年手中,当代青年生逢盛世更应当不负盛世,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薪火相传,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荣光,在未来继续发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